本站首页 学院概况  学科建设  党建工作  思政教育  教育教学  科学研究  招生就业  学术交流  学生管理  基层工会  常用下载 
快捷操作  
快速返回

 

本站位置: 首页 > 学院概况 > 正文
浏览文章 【发布时间:2019-12-24 09:37:02】  【点击数:】 【字号: 】 【我要打印
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--蓬勃发展的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

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创建于1958年,历史悠久,底蕴深厚,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创建之初,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“西学中”的号召,率先在全国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,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重要发源地和开创单位,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
学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,与学校发展同呼吸、共命运,坚守初心、牢记使命,将红色基因和学科精神代代相传。2004年率先在国内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院,2012年成立中西医结合学院。始终秉承“精诚大医、融汇中西”的院训和“精英化”培养的育人传统,始终扎根中国大地,坚持立德树人,以培养具有“两种精神、一种能力”、筑牢“两个基础、一个临床”、能够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为己任。

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,为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、博士后流动站,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,国家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1个。有国家级、省部级实验平台9个。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,国家区域中医(外科)诊疗中心1个(东北地区唯一),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3个,辽宁省临床治疗中心5个。

中西医结合学科在教育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实现历史性突破,进入国内一流前列。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在2021年、2022年软科“中国大学专业排名”位列全国第三,西医院校第一。中西医结合学科在2021年、2022年软科“中国最好学科排名”位居全国第三,西医院校第一。

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,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。现任及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、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全国名中医、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、国家杰青、国家优青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、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青年岐黄学者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称号50余人次;荣获省教书育人模范、省最美教师、省优秀教师、省本科教学名师等省部级荣誉36人次。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“疫”中,学科第一时间响应党的号召,师生党员冲锋在前,在雷神山医院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,取得3个“零”的战绩,为打赢武汉保卫战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师生百人次受到国家、省市表彰,先后获得全国“时代楷模”等集体荣誉7次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个人荣誉10余人次。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、辽宁省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、辽宁省高校“校园先锋示范岗”等。

在大学党委的领导下,学科全体师生上下一心,奋楫争先,传承创新,特色发展,校内外广受赞誉,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。近5年,学科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82项,其中国家级重大、重点、杰青、优青等国家级项目80余项,省级科研项目60余项,累计纵向科研经费约6100万元。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方面,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”重点专项2项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1项。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协“青年托举人才工程”。获得国家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11项。

国际首创SELECT 中西医结合微创诊疗理念,创建中西医结合微创一站式诊疗平台和体系,牵头成立国家区域专科联盟,大幅提高重型急腹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,带动区域诊疗水平快速发展。发挥国家重点学科优势,对口帮扶六盘水,助力西藏那曲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“三甲医院”。传承发展临床验方,创新研发5种中药颗粒制剂;开发五谷虫生物治疗-机械修复平台治疗难治性创面。

峥嵘岁月,与国同梦;精诚大医,融汇中西。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历经60余载的发展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凝心聚力,砥砺前行。我们将紧握时代的接力棒,将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气魄,以善作善成、久久为功的定力,以国家重点学科及一流学科为平台,以国家和辽宁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,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,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!

 

版权所有 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/中西医结合学院
地址: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9号
邮编:116044
电话:0411-86110192
传真:0411-86110193
E-MALL: ICIM@dmu.edu.cn